18028862882
帖子
180-2886-2882
快捷导航

永安桃源洞

[复制链接]
驴友户外 发表于 2012-1-24 12:05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  永安桃源洞因景区内有桃花涧而得名。宋李纲有诗云:“栟榈百里远沙溪,水石称为小武夷”,故又有“小武夷”之称。南宋宰相李纲和左正言邓肃曾在此隐居、读书,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览此地,并都留有诗句。

  桃源洞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城北9公里205国道旁。景区规划总面积28.78平方公里,分别由桃源洞、百丈岩、修竹湾、葛里、栟榈潭五大景区组成,分布在沙溪河的两岸。古时桃源洞一带山上有许多栟榈树,所以历史上又称为栟榈山。据有关记载,唐代就有头陀僧结庐于葛里,五代后晋时期建有栟榈寺。明代万历年间( 公元1605年)当地安砂人两郡司马陈源湛捐资建有亭、台、楼、阁十余处,取“世外桃源”之意改名为桃源洞,并在入口120米高的峭壁上36米高处刻有“桃源洞口”四个大字。南宋宰相李纲和左正言邓肃曾在此隐居、读书,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览此地,并都留有诗句。从此桃源洞名闻遐尔。 桃源洞景区,面积为0.74平方公里,是五大景区中的主要部分,也是目前开发较为完善的游览区。这里丹霞地貌和丰富的植被形成奇峰峭壁、绿海林涛和碧水丹山。主要景点有:桃源洞雕塑、桃源洞口、锁洞桥、观音大仕殿、一线天、古井、望象台、跨虹桥、仙人棋盘、阆风台、古寨门等20余处,其中“一线天”堪称全国之冠。

  特色景观

  桃源洞口

  特殊地貌形成两边悬崖对峙,这条小涧叫桃花涧,从景区深处流出,我们的游路也将沿着高山峡谷的缝隙向内延伸。桃源洞本没有“洞”,无论是步行,还是泛舟游览,都给人一种洞口的感觉右壁的悬崖高达120米,“桃源洞口”四个大字刻在36米高处,是明万历年间,辞官回永安的名士陈源湛于公元1605年所题,每字两米见方。下面小字每字也有50公分见方,是陈源湛写的一首七律《桃源洞》诗。

  桃花涧

  桃花涧流经桃源洞、百丈岩风景区内,流程3公里,河曲有21处,跌水、急滩也达20多处,两岸峭壁夹峙。因古时两岸长满桃树而得名。涧水时宽时窄,时缓时急,玲珑剔透,迂回莫测。这里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,四季气候宜人。沿涧而行,听着叮叮咚咚的泉声,随着路转峰回的变换,使人体验到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折折有景,景景翻新。游人至此,仿如置身于世外桃源,形成国内罕见的清幽风景,是桃源洞风景区的精华所在之一。

  锁洞桥

  这座横跨桃花涧的石拱桥叫锁洞桥,桥的柱上盛着大桃子,此桥横贯幽谷,两岸桃树成林,颇有几分诗情画意,特别是桃花开时,可见小桥流水、桃花夹岸、漂花满涧,徜徉其间,韵味无穷。原桥系明万历年间陈源湛所建,早已损毁,后于1988年重建。桥下有一石头形似巨龟,把守洞桥,“锁洞桥”因此得名。

  观音大仕殿

  古时观音大仕殿的遗址。殿堂是利用崖壁在热力风化下所形成的凹片状地形,背崖而建。清丁亥年间,因战乱遭破坏,现仅存基座。对面就是“香炉峰”。

  一线天

  一道大山裂缝,就象用刀劈出一样,绝壁裂处,直透崖端,高90米,全长120米,共206个台阶。着名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三年(公元1630年)记叙了这一奇观:“上辟山巅,远透山北,中不能容肩,盖之乃受,累级斜上,直贯其中。余所见‘一线天’数处,武夷、黄山、浮盖,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、远而整者”。每当午时,晴空丽日,阳光直射,翘首仰望,只见天光一线,壮丽无比。从地质学角度分析,一线天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,岩石逐渐上升,经挤压形成一条缝隙。这条缝隙称为地质节理。岩层表面这一节理缝隙最容易受流水侵蚀,形成了与节理走向完全一致的平直狭窄的深沟,即形成“一线天”这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。桃源洞风景区“一线天”达6条之多, 这在国内同为丹霞地貌景观的景区中为数不多,也是桃源洞最为佳绝的景观。

精彩评论1

正序浏览
驴友-Cts 发表于 2012-1-24 12:10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  1、门票价格:60元
  2、开放时间:8:00—18:00
  3、交通指南:
  1)在永安乘永安至贡川班车,桃源洞下,约20分钟车程。
  2)火车站下车以后,坐1、2路公交车到汽车站(1元钱,无需自备零钱,车上有售票员)下车后,坐永安到贡川,或者是三明的车到桃源洞(一个人3元)大概15分钟到达,17公里。下车后直接能看到。
  3)可在南门广场乘8路车前往。
  4、最佳旅游时间:4月至12月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我们:驴友网

官方微信

APP下载

全国服务热线:

18028862882

公司地址:桂林市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

运营中心:广西省桂林市七星区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

邮编:514000 Email:lvyoushequ@163.com

旅游社区有限公司   ©2015-2024  驴友社区网  版权所有©驴友网